郭全忠

类别:艺苑名家日期:2024-01-30 14:47
我要分享

当前位置:主页 > 艺苑名家 >

郭全忠,1944年生,祖籍河南。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。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国美协会员,,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,中国画学会理事,西安美院客座教授,陕西省文史馆馆员,陕西美协顾问,原陕西国画院人物画家、副院长。

自1979年以来,多幅作品先后参加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届全国美展,其中《万语千言》获二等奖(1979),《选村官》获铜奖(1979),《早读》获铜奖(2003)。应邀参加上海1998美术双年展,深圳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七、九届都市水墨双年展,北京首届、二届国际美术双年展,2011杭州首届中国画双年展。文化部与中国美协举办的“百年中国画大展”。中国美术馆举办的“开放的时代”“农民、农民”“都市。田园”等画展,国家画院举办的“笔墨经验谈”“写意中国”等画展。2016年同時在鄭州河南省美術館、西安怡然居美術館舉辦「秦腔豫情」「山高月小」個人畫展。2007年获《2006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[造型艺术]奖》大奖。同年中央电视台〈东方之子〉栏目对其作了专题节目。

2006吴作人艺术奖<造型艺术>颁奖辞:他立足于中国黄河流域乡村大地的真实生活,数十年如一日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,探索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笔墨新形态,成为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。(2007.4北京)


要真实,也要笔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郭全忠人物画的突破
 
郎绍君
 
当今画农民,以郭全忠的作品最有“味”——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地域与个人特色。看他的画,就像是听秦腔,听陕西话,能感到一股浓郁的西北味道。不只人物形象——笑容、姿致有这味道,就是土坡、窑洞、阳光也有这味道。但这是郭全忠而不是别人唱的“秦腔”。在这里,地域特色与个人特色是一体的。

郭全忠出生于河南农村,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。他在西安美院学习时,曾受教于刘文西等,并遵循一体化的模式画过“英雄形象”。新时期以来,他和绝大多数画家一样,寻求个性与独立,探索刻画农民形象的新途径。其探索,一是追求真实,二是追求笔墨表现。求真实就要抛弃一体化“英雄形象”的虚假和粉饰,在表现农民形象真实性的同时,表现画家自己情志的真实。求笔墨表现就要改变以往只重“好看”造型而轻视中国画特色的倾向,充分发挥笔墨的作用,并创造自己的笔墨个性。这两方面的追求,表明郭全忠人物画的拨乱反正特性,也表明也选择了一条推进人物画演进的大道。
 
郭全忠笔下陕北农民,捕捉的是他们自然状态中的样相、姿致、态度,而没有人为的做作。他们是生活中农民,而不是被画家摆来摆去、失去自然特性的模特儿。他笔下的人物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乡土气,而没有我们司空见惯的“学院腔”(其早期作品带有这种“腔”);这种“土气”与那类经过精心挑选、精心修饰的“地方特色”不同。无论是面目、身形、衣着、情态,都带着他(她)们原有的质朴、粗糙,甚至有些“髒”和“丑”。这是从对象身上直接抓取而不是刻意夸张出来的东西。这种真实性温暖而亲切,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。

郭全忠的成功探索,是对西北题材人物画的突破,也是在形象与笔墨这个根本问题上对当代写意人物画的突破。但这探索没有结束,他还可以做得更好,郭全忠正处在创造力的高峰期,我们有理由期待他更大的突破。(摘)

上一篇:魏春雷 下一篇:周红艺 返回